无障碍通道 | 移动门户 | RSS订阅 | 个性化定制 | 繁体版 | English |  浙江政府服务APP
 
本站 政府群站 互联网   高级搜索
您的位置: 首页政务公开本地动态
政务公开  
本地动态
上级部门信息
各地信息
媒体关注
图片新闻
 
本地动态    
“一微带四微”镇海区探索“微治理大联动”打造社区治理新品牌
信息来源:宁波市民政局办公室 镇海区民政局 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1-19     【字体:
保护视力色: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(默认色)
  自2014年起,镇海区在全省率先通过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模式开展实施“微民生”服务工作。近年来,该区按照“以点带面、以城带乡、梯次推进、逐步提高”的思路,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,以“三社”联动为抓手,全面实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,构建“微民生大服务”工作体系,打造“全能社工”队伍,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,有效推动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。2016年8月,镇海区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。针对社区普遍存在的政府管理不到底、公共服务不到边、多元参与不踊跃、和融共生不理想等现实难题,该区坚持问题导向,创新社区服务供给模式,立足于“微民生大服务”2.0版的打造,着手开始“一微带四微”的“微治理大联动”模式的探索与实践,即以“微治理”为抓手,围绕“微机制、微平台、微组织、微基金”建设,通过理顺机制体制,拓宽治理维度,丰富治理路径,推动社区服务向院落、楼栋、单元,向每一户、每个人覆盖。经过一年多的实验,该区初步探索出一条以“微治理大联动”创新社区治理与服务的镇海经验。具体做法如下:
  一、理顺“微机制”,促进服务提供的良性运作
  (一)理顺“上下”关系。围绕人、地、物、单位、组织等社会基本要素,把以往各部门的“七网八网”并成一张网,并将其划分为772个基层网格,以此作为党委政府由村(社区)向下延伸一级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单元,按照“1+1+1+X”配置网格管理服务工作力量(即一位网格长、一批网格员、一批网格指导员和若干网格志愿者),将包括公共安全、社会事务等内容在内的7大类33项基础工作列入网格排查重点,建立事件分级处置机制。一旦发生社会事件,按照社区、镇(街)、区级职能部门职能权限动态调度分配任务,较好实现群众诉求“发现在网格、处置在网格、绩效在网格”,有效解决了服务管辖权层级分解,导致社区管理服务供给过程环节过多过长,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。
  (二)理顺“内外”关系。为推动社区“职能归位、减负增能”,该区从厘清社区“份内份外”事入手,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“五多”问题清理工作,共清理延伸至村(社区)的各类事务工作15项、169条细化内容,总体削减率达75.4%。同时,按照“权随责走、费随事转”的原则,制定《部门工作进村(社区)指导清单》,建立部门事务工作进村(社区)工作准入制度,规定未经审核纳入的事项一律不得交由社区完成。同时,制定《镇海区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》,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承担的6大类248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委托、采购等方式交给社会组织承接,改善了过去职能不清、定位不准、服务错位等问题。
  (三)理顺“条块”关系。针对社区治理主体多元、彼此关系复杂的实际,从理顺社区范围内各类主体关系角度出发,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路径。目前,全区42个社区中有2个成立了党委,40个成立了党总支,35个配备有专职的党务工作者,一个覆盖全区的服务型党组织网络基本形成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,各社区对居委会、业委会两大自治主体职能进行全面梳理,制定居委会、业委会职能清单,有效理顺了二者之间既各司其职,又相互协作的关系。同时,探索建立居民利益社区化机制,积极动员驻区单位、社会企业及社区各类公益、自益组织力量,重点培育居民小组长、楼组长、户主、居民志愿者队伍,初步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“一核多元、融合共治”的社区治理格局。
  二、整合“微平台”,健全服务供给的依托平台
  (一)打造一个中心,实现集约服务。在厘清党务、政务、居务服务事项的前提下,严格按照每百户不少于40-60平米的标准,为社区配备管理服务用房,设立便民服务中心。目前,该区各社区管理服务用房平均面积达到1100平米,便民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到40平米。同时,按照“应进必进”原则,各类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集约进入服务大厅,确保能够为居民提供党务、政务、居务、居民互助事务等综合服务。为提高服务效率,自2016年起,全区推出“全能社工”打造工程,各便民服务中心按照“最多跑一次”要求,实行“四统一”(统一服务内容、流程、制度、形象),设立综合受理窗口,集中接待群众咨询和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,实现社区事务“前台一窗受理,后台全程办理”。各社区还根据居民实际需求,实施了错时、延时以及首问接待等工作模式。
  (二)建立三级网络,实现专业服务。搭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、孵化及公益服务支持平台,建立起“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、镇(街道)社会组织服务中心、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站”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网络体系,并通过引入上海飞扬华夏等支持性社会组织,带动各级各类社会组织“以社管社”、“以社育社”、“以社助社”,推动全区社会组织成体系、成规模、成建制发展。目前,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已成功开展五届公益创投,“私人定制”,孵化培育80余家以草根能人命名的工作室。各镇(街道)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,近半数以上社区建成社会组织服务站,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雁阵效应日益凸显。截止2017年底,全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392家,连续5年保持10%以上增速,基层社会组织1285家,每万人拥有的法人社会组织数达到15.43个,领跑全省。
  (三)搭建协商平台,实现自我服务。按照有事好商量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要求,围绕说、议、办、评四个环节,各社区立足实际,搭建协商平台,明确协商主体,制定协商清单,完善协商流程,以民主恳谈会、民情议事会、小区说事会等方式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协商实践,涌现出总浦桥社区“畅谈吧”,汇源社区“翁家客厅”,南一社区“民情参议员”等一批协商样本。目前,全区社区协商基本实现“五个有”的工作目标:有一个主体多元、常态议事的协商议事组织,有一份符合实际、应商必商的协商议事目录,有一个形式多样、阵地固定的协商议事平台,有一张环节完整、衔接有序的协商流程图,有一套健全完善、运行规范的协商议事制度,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逐步从“张嘴发牢骚”转变为“理性求共识”,有效推动了社区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。
  三、激活“微组织”,提升服务供给的多元参与
  (一)打造“双全”组织。加快推进“全能社工”及“全科网格”融合发展,实施“责任社工——全能社工”服务管理机制,要求社工在网格化管理上充当网格长、网格员角色,在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坐班充当全能社工的角色。全能社工要熟悉掌握《业务操作一本通手册》,做到窗口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可接可办,网格长要做到所辖网格“底数清、动态明、反应快、服务好”,能在有效期内及时处置、反馈、上报各类各级问题。为加强绩效监督,各社区还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电子服务评价系统,实时统计居民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情况。目前,该区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率较去年同期提高40%,服务成功率达99%,近80%的问题在社区得到解决,较好实现了社区管理无盲点,社区服务零距离。
  (二)激发自治组织。2016年,该区在招宝山街道港城花园试点的基础上,着手在全区推广设立小区自治站。通过实施居民“众议、众筹、众行、众享”的“四众”自治模式,解决小区长期以来存在的急难热盼问题。各小区利用空闲房源,将其改造为“会客厅”、“睦邻吧”等自治活动阵地,在站点建设、人员配备、活动开展等所需资金投入上,采取“政府补一点、企业捐一点、社会筹一点、居民出一点”的方式进行募集。自治站通过挖掘推荐和公开招募,吸纳小区各类人才,建立“小区能人库”,根据“能人”们的各自特长,组建了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小组,通过“收集-分析-决议-处置-反馈”五步闭环工作法,引导居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。目前,全区已组建39个小区自治站,建成各类活动阵地49个,各自治站通过众议平台收集各类居民诉求869个,解决率达96%,成立了84个专业工作室,吸引544名志愿者,开展服务1.4万次,惠及居民4.36万人次,较好实现了小区事,居民议,大家事,区同管的小区互助自治格局。2017年,该区还委托一家区级社会组织,开展了“镇海区首届社区居民提案大赛”,获准立项的20个提案均由社区普通居民围绕社区普遍存在热点难点问题,自提项目,自主解决,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。
  (三)培育志愿组织。搭建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和需求对接的平台,规范志愿者招募、注册、培训、服务等工作。按照社区居民构成,扶持发展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,通过“社工组织引领志愿组织”等模式,推动行政力量、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优势互补,统筹发力。同时鼓励机关党员干部结合本职工作,利用自身特长,以项目化开展志愿服务。并根据服务成效,排摸培树了一批最美志愿者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,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活动资金扶持。全市首创开展道德模范、志愿者意外保险购买工作。目前,“镇海志愿者网”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达24800多人,志愿服务组织达700余个,广泛参与了助老、助残、助困、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。
  四、募集“微基金”,夯实服务供给的基层基础
  (一)加大财政投入。建立多维度、多层次、立体式的社区治理经费保障体系。按每年每千户34万元下拨社区事业保障经费,并建立年5%的自然增长机制;对于新建、改建、扩建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,按每平米500元的资金行补助;对实体运作的社区工作站、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站给予每个2-3万的补贴;对于获准立项的公益创投项目、微民生项目给予每个1-10万元实施经费。近三年,投入社区建设的财政经费近1亿元。自2018年起,该区将微民生项目征集、资助、监管权全权全部下放给社区,每个社区补贴2万元用于实施社区微治理项目,有效推动了社区的自治热情。
  (二)招募冠名基金。拓宽社会公益资金渠道,探索设立社区冠名基金,由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社区居民、驻社区机构或其他社会人士,基于自己的意愿捐助资金并自己命名的微型基金,定向用于促进社区发展、定向救助、改善社区公共设施、资助社区公益项目和志愿服务等。冠名基金规模小到数百元,大到上万元不等。比如该区庄一社区与“好心人”达成协议,一次性定向为尿毒症患者李剑姣捐款17.8万元;居民冯燕与后大街社区达成协议,自2016年起每年出资2000元,成立冯燕助学基金;宝岛眼镜与总浦桥社区达成协议,自2013年起每年出资2000元成立宝岛眼镜慈善基金。近五年,全区此类基金总量达到477万元,有效推动了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。
  (三)动员众筹基金。早在2015年,该区针对无物业老旧小区长期以来存在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,成立了小区居民自治会。在社区的帮助下,自治会租用了一间长期闲置的私人用房,利用小区物业的奖励基金进行了简单装修,居民中的热心人捐赠了办公设施、空调电视和一些简单的活动器材,全区第一个以众筹方式建立起来的小区居民自治站就这样应运而生。如今,社区的“众筹”种类已不仅仅局限于废旧用品,从2013年爱心人士捐助第一笔3000元钱用于社区助老事业到现在,类似以众筹模式设立的“社区微基金”已拓展到全区20余个社区,“众筹”途径已扩大到小区居民、驻区单位、群团组织、慈善人士等多个群体。为用好“微基金”,部分社区还建立了由不同成份居民代表组成的“决议团”,讨论制定“微基金”的投放方向、投放标准及运营监督体系。“社区微基金”已成为橇动各方资源,激发共建共享热情的一剂善方。
返回首页】   【打印】   【关闭
 
 
隐私声明 | 网站导航 | 版权声明 | 帮助指南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本站 | 网站管理 | 管理后台